【光明日报】中山一院:首次展出多个重大手术老病案

2020-01-17

  1月16日上午,中山一院“杏林同创院史文化长廊”正式落成揭牌。这是中山一院2020年迎来建院110周年之际,由同创集团倾力设计打造的一项精品文化建设工程。同创集团董事长杜晶,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等领导嘉宾为院史文化长廊揭牌。

  骆腾书记在致辞中表示,110年的中山医文化需要我们去守护,更需要我们传承,而这条杏林小道,文化长廊,历史红楼,让医院的文化在这里安家,把百年历史呈现在眼前,也将成为中山一院一个新的地标。

    中山一院“杏林同创院史文化长廊”坐落于马棚岗中山一院邱德根楼旁,由一条展示医院发展历程和成就的文化长廊,一条杏林小道和一栋院史小红楼组成,并通过连廊把有近百年历史的办公楼(灰楼)和院史小红楼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沿着文化长廊可以进入院史小红楼,在竹子和花草掩映之下,亭台院落错落有致,颇有闹中取静之感。

  据了解,此次改造工程由同创集团历时15个月完成,设计理念上延续了岭南园林设计的理念,通过历史文物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将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废弃小红楼重新装修盘活,并保留了小红楼民国时期的地砖、旋转楼梯等历史痕迹,与现代装修工艺完美结合,营造出浓厚的复古文艺风,成为医务人员新的“打卡”地标,为舒缓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创造了场所条件。

  这次开馆的历史文化长廊、院史小楼展出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有著名心血管专家郑振声教授发明的体外反搏装置部件,有医院一批专家数十年前发明的手术器械、手工绘制的精美手术图,还有中山大学容庚、商承祚教授的弟子陈伟湛老先生的书法作品。

  文化长廊通过数百幅新旧照片,回顾了医院自建院以来110年的磅礴历史。中山一院1910年从广州乡绅创办的“公医院”发展成为如今百年老院,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家国情怀,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成为此次图片展览的特色亮点,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宗师级人物如红色医学教育家柯麟、八大一级教授等人的历史小传也悉数展出,展现了几代中山医人为国家和人民卫生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院史小红楼还首次展出了一批在医学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老病案,如世界首例100%烧伤病人抢救成功、亚洲首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成功等重大技术突破的病案,还原了当时的救治过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

  报道链接:http://share.cloud.gmw.cn/yunmei-share/?shareTitle=%E4%B8%AD%E5%B1%B1%E4%B8%80%E9%99%A2%EF%BC%9A%E9%A6%96%E6%AC%A1%E5%B1%95%E5%87%BA%E5%A4%9A%E4%B8%AA%E9%87%8D%E5%A4%A7%E6%89%8B%E6%9C%AF%E8%80%81%E7%97%85%E6%A1%88&shareImg=https://s.cloud.gmw.cn/2016/json/upload/resources/image/2016/12/13/6100070.png&shareDes=&sourceUrl=http://s.cloud.gmw.cn/gmrb/c/2020-01-16/1342961.shtml&articleId=1342961&token=8f5ed482a91ce175cdc3914dada02a0a&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020-01-16